迪中传媒

迪拜企业孵化器
朝天门 太极圣泥 xuweiyidai
发新帖
查看: 4628|回复: 3

阿联酋将启用新输油管线绕过霍尔木兹海峡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025

帖子

4749

金钱

131

威望

迪拜总裁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金钱
4749
发表于 2012-1-25 10: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阿联酋
本帖最后由 安格格 于 2012-1-25 11:00 编辑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源部长穆罕默德哈米利(MohammadBinDha'enAlHameli)1月9日出席在阿布扎比举行的"阿联酋能源论坛"时宣布,连接阿布扎比西部沙漠哈卜善(Habshan)油田和阿联酋东部富查伊拉港的输油管线将于今年5月或6月开始向外出口石油。

哈米利强调,该输油管线已全部建成,在正式启用前需要进行测试和试运营。阿联酋正在建造的这条原油运输管道项目总价值33亿美元,原计划在2011年1月完工,目前因建筑难题被推迟至今年6月左右完工。

  据悉,这条输油管线全长360公里,这条管线的开通可使哈卜善油田的日输油量由40万桶提高至80万桶,即相当于阿联酋原油生产的70%左右,并直接通过富查伊拉港输往阿拉伯海和印度洋,而无需再经过霍尔木兹海峡(StraitofHormuz)。该管道日运输能力为150万桶,可使阿联酋的原油绕过霍尔木兹海峡而运往波斯湾以外地区。

哈米利强调,阿联酋将继续加强其作为油气主要生产国的作用。

  文化差异中的华裔生存值得关注

 据美国媒体报道,近日,一名华裔教师因为告知孩子们"没有圣诞老人",而遭到了家长们的反对,并为此向每位家长致电道歉。这一事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华裔自身文化与别国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于自身:理解别样的文化

如何理解别国文化,是海外华裔人群在处理自身文化与当地文化冲突时,需要探讨与解决的一个问题。前文提及的那位老师,在给二年级的孩子讲述有关北极的知识时,否定了一个孩子提出的"北极是圣诞老人居住地"的说法。他说,圣诞老人其实是不存在的,圣诞树下的礼物是父母提前放好的。他的言论被认为是摧毁了当地的传统节日,破坏了关于圣诞节"爱和美好"的节日象征,从而遭到了包括一些华裔家长在内的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指责。这一"没有尊重美国的文化传统"的指责背后,反映的是当地文化要求得到华裔群体尊重的诉求。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而且应该得到别人尊重。就比如说,外国人把孙悟空描述为"顽劣、自私、道德败坏的中国猴子",中国人自然会感到不满。

于他者:自身文化寻求理解

  自身文化与别国文化的冲突,不仅表现在对他国文化的误解上,更表现在自身文化的寻求理解方面,而后者对于华裔群体来说可能更为重要。电影《刮痧》把华裔融入当地社会的"满纸辛酸泪"的历程,通过人物在文化差异下的心痛之旅,给予了很好的诠释。一位久居国内的老人,在被儿子接到美国准备定居的过程中,经历了一段"聋哑"式的生活,而他为孙子疏通经络驱风散寒的刮痧,却被误解是家庭暴力。于是,上演了一场让人心酸的悲欢离合。老人最终放弃了移居海外的想法,登上了回京的飞机。在海外生活的隐忍、委屈与艰辛,通过老人、孩子的经历,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老人临行前那句"生活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你躲是躲不开的",道出了多少旅居国外人士心酸的共鸣。

  文化差异:表与里

  文化差异表现在很多层面。它一般通过日常可见的衣食住行表现出来,而追根溯源,则可能与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有关。不同的生存环境与历史渊源,塑造了当今多样的文化,才有了世界的多彩。然而,不同的文化在彼此面对面时,却可能因为"不同"而发生冲突。华裔在海外生活中自然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华裔家长本着"望子成龙"的心态,以及"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训条,对老师十分尊重,会在节日期间给老师送"大礼"。这一在他们自己看来无可厚非的行为,却引起了习惯给老师简单小礼物的本土家长的不满。这一问题,表面上是各自行事方式的不同,背后潜藏的却是不同文化下,家长与老师之间关系定位的不同,以及家长对孩子培养目标的差异。

对于海外华裔而言,该如何在不同文化的对撞中生活,还需继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