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眼里的迪拜
《我眼里的迪拜》
迪拜文学版: 文 / 小陈故事 图 / 震中
奢侈,土豪,高楼,黄金,当人们提起迪拜,脑海中一定会出现这些字眼,这个在十年前还默默无闻的城市,仿佛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成为了奢华的代名词。人人都想来迪拜看看,觉得这里遍地黄金,能够体验一把当土豪的快感,这一幕好似1848年旧金山淘金热,大家争相涌进这座小城,感觉黄金在向自己招手,甚至网友开玩笑的说老无所依就去迪拜捡垃圾。那么真实的迪拜是什么样的呢,经过8个小时的漫长飞行,从迪拜机场出来,迎面而来的一股热浪仿佛是这座城市热情的拥抱,让我有些措手不及,9月中旬的迪拜依然是处于酷暑时节,夜间温度高达三十多摄氏度。
我眼里的迪拜
我居住的地方叫做baniyas square,中国人叫它娜莎广场,这里属于迪拜旧城区,旧城区虽不及新城区那般的繁华,却是迪拜历史文化的起源地,在这里,你能看到不一样的迪拜,或者说,奢华背后真实的迪拜。娜莎广场背靠着迪拜河,迪拜河是新老城区的分界线,站在老城区的河边看新城区,彼岸繁华的玻璃幕墙在迪拜河里留下闪闪发光的倒影,身后斑驳厚重的老城区建筑静静的诉说着阿拉伯的历史。
我眼里的迪拜
老城区里住着许多的外国劳工,大多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虽然并非本国人,但他们却是这座大都市的根基,建设着这座城市,大到直插云端可以俯瞰全迪拜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小到餐厅忙碌奔波的服务员,都有着他们勤劳的身影,可以说,没有外国劳工,就没有今天的迪拜。然而身为城市的建设者,他们却没法享有和这座城市拥有者们相同的福利,甚至可以说,他们是福利待遇最差的存在,干着最累的活,拿着最少的薪资,我曾听朋友说,那些在外人眼里微薄的工资,却可能是他们整个家庭的经济来源,这些工资也远比在自己国家工作要来的多,在迪拜如此高成本的生活条件下,他们每个月还要给家里寄回自己工资的大部分。娜莎广场这里有一个麦当劳,麦当劳靠近停车场的小巷子口有一个甜品窗口,专卖麦当劳甜筒,每次路过麦当劳,那里总是排着长长的队,清一色的外国劳工,我曾十分好奇为什么这个冰淇淋如此的受欢迎,而且买的人不是小朋友或者小姑娘,却是一群五大三粗的劳工汉子,后来跟着去排队在买单时发现一个只买1迪拉姆,这个价格比在中国可要便宜了一半都不止,窗口对面的台阶上也坐满了人。
我眼里的迪拜
迪拜的天气,麦当劳的冰淇淋融化的很快,奶油滴在台阶上留下了一点点的白渍,我仿佛一下明白了它那么便宜的原因,吃一半化一半。或许对于那些劳工们来说,在酷热的天气下劳作一天后,买一个冰淇淋,坐在台阶上享受这一抹凉意,可能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吧。在他们背后,是幢幢的高楼,他们建设着高楼,高楼遮住了阳光留下的阴影,仿佛是这座城市给坐在阴影下短暂乘凉的他们唯一的馈赠。
我眼里的迪拜
我从不否认迪拜是个繁华的都市,哈利法塔,dubai mall,帆船酒店等等世界知名的奢华建筑,也从不否认网友所说的土豪的存在,当地人不用工作依然衣食无忧,跑车,珠宝,奢侈品。但这些繁华背后,那些默默付出,辛勤劳动的人,更值得让人尊敬,希望在以后人们提起迪拜这座城市时,不仅仅看到的是那些冰冷的钢筋混凝土,而是可以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真实的迪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