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中传媒

迪拜企业孵化器
发新帖
查看: 3119|回复: 3

[迪拜教学] 关注幼儿发展阶段的“关键期”

[复制链接]

新浪微博达人勋

28

帖子

111

金钱

1

威望

初来迪拜

Rank: 2Rank: 2

金钱
111
发表于 2015-2-22 10: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日本
_DSC8666.JPG
美国科学家布卢姆曾就儿童心理发展上的关键期问题,对近千人进行了跟踪观察。他通过分析实例,提出一个重要的假设:即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他提出,如果把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做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从4岁到8岁又能获得30%的智力;而余下的20%的智力则是在8岁~17岁这个时期获得的。尽管人们对布卢姆的这个假设还有争议,但是对从出生到8岁这一时期是人的智力发展最快时期的论点,看法都是一致的。他们认为婴幼儿期、童年期最容易接受外界刺激,最容易形成大脑神经联系。

我国儿童心理学工作者也认为:4岁前,是儿童发展形象视觉和口语语音的最佳期;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最佳期;5岁~6岁是丰富口语词汇的最佳期;7岁是儿童品德形成的最佳期。如果在这些关键期里能对儿童进行及时的教育和培养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教育心理学的另一角度分析,8岁前这一阶段人生经历了两次大的环境转变和两次角色转换,它是儿童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  

根据心理学理论把人生初期划分为6个阶段:0~1岁为乳儿期,l~3岁为婴儿期,3~6岁为幼儿期,7~12岁为童年期。两次角色转换即经历了从婴儿到幼儿,从幼儿到儿童的转换。两次环境转变即从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以个体生活的家庭到纪律约束的以集体生活为主的幼儿园;从以游戏活动为主的幼儿园到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校班级。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好多小学生看上去活泼、顽皮、聪明、智力也正常,但就是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究其原因,就是没有适应上述两次环境转变和角色转换。已经是小学生了却仍是幼儿的心理,已经在学校正规班级了却还像在自己家一样贪玩任性。

正如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所说:“从出生到7岁是人生重要时期,儿童的习惯、语言、才能、思想、态度、情绪等都要在此时期打好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事实的确如此,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年龄小、经验少、玩性大、模仿性特别强,最易受周围环境影响,这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容易又牢固。在这一阶段如果教育得法,引导得当,可以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得到增强,逐步形成诚实、认真、负责、助人为乐等优良个性品德,从而为其今后一生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能够有效帮助儿童完成第一次的环境转换,即从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以个体生活的家庭到纪律约束的以集体生活为主的幼儿园,在幼儿园,幼儿通过集体的生活、学习,和同年龄幼儿一起游戏、玩耍,从中寻找自己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方法,有效促进他们的习惯、语言、才能、思想、态度、情绪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特权,没有过度照顾,孩子学着自己照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认识了自己,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自我价值观初步形成雏形。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园生活是儿童人生阶段的第一个转折和起点,成人应该重视并帮助儿童完成这个重要的成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