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0-6-12 07:1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阿联酋
中国白 晶莹如玉 世界第一白
—— 鉴赏德化白瓷爵杯
今天是2020年5月23日星期六
我祝愿大家周末愉快
《周末鉴赏园地节目》第 47期开播了
我收藏了一只德化窑白瓷爵杯,非常珍贵,这只德化白瓷爵杯在我身边走过了27年了,因为胎体轻薄留下了长长的冲线,在我心里留下了永久的伤痛,是我保存的失误,使爵杯伤痕累累,如今我真的加倍的呵护着它,再也不会给它雪上加霜了。
这是一只非常难得一见的爵杯,通体堆贴雕塑吉祥如意纹饰:正面龙纹、梅花鹿和松柏树;背面仙鹤、猴子拜仙和梅花;左右两边对称上有云纹、下有山石。如此的吉祥寓意!如此的栩栩如生!一片吉祥、祥和气氛。
这只德化窑白瓷,我无数次的上手把玩,我无数次的小心翼翼,我仔细端详每一个细节,轻轻地抚摸着,似乎是一件玉杯的莹润的感觉,透光、透影性,通体牙黄色,惟无开片,油、润、湿的感觉,尤其是它的釉色和胎质浑然一体,露胎处滋润和发光的感觉,胎质可以做到极为细致,德化窑瓷塑雕工有力、精细,充分的空间的想象力,展现出优雅迷人魅力的太平盛世之主题。我非常喜欢。根据著名瓷器鉴定专家翟健民老师说,明代的德化窑白瓷是白中泛黄,也就是说牙黄色,一旦白中发青或泛青色,那就是清中晚期的德化窑白瓷的鉴定特征。这是一件件是明代德化窑白瓷爵杯。真品无疑。很可惜的是冲线啊。
德化白瓷,福建省德化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国白”原文(BLANC DE CHINE)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瓷器之上品”。德化瓷器具有白度好,光泽度高,热稳定性强,耐温、耐压、耐磨耐腐蚀等特点,另具有釉色纯净温润、致密度高,透光度好等理化特色。是当时西方国家望尘莫及的,他们是烧不出那种质地、那种白色、那种韵味,德化白瓷制作精细、质地坚密、晶莹如玉。是我们古代匠工们智慧的结晶。
德化陶瓷又称德化瓷,是福建德化的传统瓷雕塑烧制技艺之一。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中国三大近代瓷都,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德化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瓷窑,因窑址位于福建省德化县而得中心窑址位于福建中部戴云山腹地,此处瓷土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是烧制瓷器的理想之地名。德化瓷的制作始于新石器时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宋元时期所烧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蓖划纹装饰。器物中盒子多见,式样有圆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多种,盖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纹饰。
明代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迎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被称为"猪油白"、"象牙白"。
清代德化白瓷与明代白瓷的区别是釉层微微泛青,与明代相比釉感较硬。
德化窑白瓷产品有爵杯、梅花杯、掀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一般来说,明代以生产供器和瓷塑为主,清代以生产碗、壶等日用器物为主。
德化瓷塑极为著名,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不仅面部刻划细腻,衣纹深而洗练,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这类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记。
在福建德化县。宋、元时已烧制青、白瓷。明代达到高峰,是当时著名民窑之一。以烧白瓷著称,胎、釉浑然一体,光润如白玉,被称为"象牙白"、"猪油白"、"葱根白"、"建白"、"中国白"等,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产品以人物塑象最为突出,如观音、达摩等。其它如梅花杯、八仙杯、仿青铜香炉、花瓶、文具等,均名传于世。
清代德化窑继续烧制白瓷,但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釉色不似明代的白中微微闪红,而是白中透青。除白瓷外,明清德化窑还烧制青花和五彩器。
建国以后,德化瓷塑继承传统手法,形象刻划深入,衣纹飘洒自如,并把传统的雕刻技法进一步运用于日用瓷和陈设瓷上,通体不加彩饰,素雅、恬淡。
德化窑种类繁多,有爵杯、梅花杯、香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尤以瓷塑最负盛名。瓷塑胎质优异,别有情趣,所塑人物性格鲜明,造型优美,神态逼真,风格洗练,有一种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其中,以何朝宗所塑最佳。《福建通志》和《泉州府志》都称其为"善塑瓷像,为僧伽、大士,天下共宝之"。德化窑所制箫笛,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闽山记》中所称"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出竹上。"
德化窑自宋元时起,就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瓷为媒,漂洋过海,把优秀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达泉州港,在游记中提到"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音译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在东南亚,精美实用的德化瓷改变了当地"多以葵叶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的生活习俗;在欧洲,德化瓷引发了当地的厨房革命,所生产的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替代了原有的金银厨具,甚至引发了当地仿制德化瓷的热潮;在非洲,基尔瓦岛的大清真寺遗址、苏丹墓地都出土过德化窑瓷,有些还被寺院镶嵌在庙宇建筑或墓柱上作装饰……洁白如玉、精巧雅致的德化白瓷被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称之为"中国白"(Blancdechina)。
德化窑系不仅是最早参与外销瓷贸易,而且是重要角色。始于北宋的成规模的中国外销瓷贸易,其生产地以东南沿海的青瓷,青白瓷和白瓷各窑系为主。散布在亚非等外销瓷贸易接受国的中国瓷器遗存中,都有德化窑实物,有的地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且与在中国的德化窑址直接对应。
至南宋时期,泉州港的地位提升,更是的德化窑系产品的出口量大增,元朝政府更加鼓励对外贸易,至元十四年,在泉州设市舶司,更使身处泉州当地的德化窑系成为了对外贸易的主力。有学者考证,“宋代以来外销瓷的一大部分,是从泉州登舟发舶的。到了元代,泉州便扶摇直上,升为世界贸易大港,陶瓷由此外运,数额更大”。那么,位于泉州境内的德化窑及漳州、晋江等窑就承担了泉州的刺桐港的外销瓷贸易的主要生产任务。被欧洲人称为中世纪四大游历家之一的摩洛哥人伊宾。拔都他于至正七年游历中国,约在当年的夏季到达泉州(依张星琅先生说)。拔都他的《游历中国记》中说:“中国瓷器,仅产于刺桐(即泉州)、兴克兰(即广州)二城,乃得诸地山上之土,燔烧而成者。……中国人将瓷器转运出口,至印度诸国,以达吾故乡摩洛哥。此种陶器,真世界最佳者也。”此说虽有偏颇,但显示了德化为代表的泉州诸窑在元代外销瓷的影响是何等的巨大。他还说道,他在印度港口所见,中印之间的贸易船只,都掌握在中国人手里。中国的大船可载一千水手和随船士兵,每船皆有四层,公私房间极多,以备商客之用,厕所秘房,无不设备周到。而所有中国的船舶,皆造于刺桐及兴克兰二埠。以此进而推之,元时期的外销瓷贸易,很大份额也在泉州地方经营。
德化瓷既是出口贸易历史最长的,又是在出口瓷中占到很大分量的,加之我们在世界各地看到的大量德化瓷实物,因此德化瓷的出口量,其规模是巨大的。目前还没有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历史以来的外销瓷贸易的总数,但我们可以举出一些单体案例,感受到德化瓷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巨大贡献。
在大量销往海外的德化窑瓷中,有一部分是像何朝宗、林朝景、张寿山、林希宗、林孝宗、陈伟、苏学金等一代大师创作的瓷雕作品,这些瓷雕作品题材十分广泛,造型丰富,形象传神,以其高超的雕塑技艺、纯净莹润的釉色和典雅可爱的形体而著称于世,被誉为"国际瓷坛上的明珠",在当时即是无价之宝,被视若拱璧。
德化古瓷的外销,在中国制瓷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由于德化瓷大量的产品都是专供外销而特制的,在国内市场和博物馆很难见到,而在国外却大量发现。从遗存的实物看,来样加工古即有之,这类产品是根据客商的需要专门烧制的,都是专门为外国人定制的,极富异域风情。
清代德化白瓷的生产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清代的白瓷生产,已经改变了明代瓷雕以仙佛和供器为主的局面,而以生产日用器物为主,如八枝四足酒杯、瓶、壶、碗、洗等等,釉由明代的象牙变为白中泛青。德化白瓷产品是我国历代外销瓷的重要品种之一,在海外很有影响,享有"东方艺术"之誉。
德化窑瓷器,自古以来有"猪油白"、"象牙白"、"鹅绒白"、"中国白"之称。寂园叟在《陶雅》中评:"德化所出白瓷花盆,瓷质雪白,价廉而式样不俗",观世音"有彩画者,有坐像、立像者┅┅"。蓝浦在《景德镇陶录》中评价德化窑,自明烧造,本泉州府德化县┅┅称白瓷,颇滋润,但体极厚,间有薄者,惟佛像殊佳。民国时的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白者颇似定窑,惟无开片,佳者瓷质颇厚,而青里能映见指影,以白中闪红者为贵。"
清代乾隆朝《泉州府志》和道光年间《福建通志》中,在记载德化著名瓷雕艺术家何朝宗时,有如下记载:"何朝宗,不知何许人,或云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为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何朝宗,泉州人,或云籍德化寓居泉州,若陶瓷象,有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这样向世人介绍德化窑以及德化瓷器的制造过程:"在这条支流与主流道分叉的地方,屹立着廷基(德化)城。这里除了制造瓷杯或瓷碗、碟,别无其它值得注意的地方。
民国时的许之衡《饮流斋说瓷》"后制者出德化,色甚白,而颇莹亮,亦名福窑┅┅白者颇似定窑,惟无开片,佳者瓷质颇厚,而青里能映见指影,以白中闪红者为贵。"
清代乾隆朝《泉州府志》和道光年间《福建通志》中,在记载德化著名瓷雕艺术家何朝宗时,有如下记载:"何朝宗,不知何许人,或云祖籍德化,寓郡城,若陶磁像,为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何朝宗,泉州人,或云籍德化寓居泉州,若陶瓷象,有僧迦大士,天下共宝之"。
能让世界把一种瓷器颜色叫做中国白的,只有福建德化窑。因为德化窑叫中国白,所以这种白非常奇特,在古玩行角度讲德化窑的白叫做猪油白,特别是明代德化窑的瓷器,釉面润泽浑厚,有点像猪油凝固的油脂,故名猪油白。
其次我们再看德化窑的胎质,虽然德化窑的胎质也是非常好的白胎,但是和景德镇胎质有所不同。德化窑的胎质,比景德镇的胎质淘出的胎质更加紧密,杂质要比景德镇的胎杂质要少,而且油性感非常强,如果是明代的德化窑,如果对着阳光照射会发出一种肉红色,这是明代德化窑的一个特性,另外如果有款识的瓷塑,这个款识没有一个特别清晰的,包括博物馆和权威部门手中的瓷塑,几乎没有清晰的款识,因为老的柴窑不好把握,烧造瓷器有收缩率,而且德化窑的釉也比较厚实,所以最后印章不可能清楚。
德化窑的胎质很薄,用光一打很容易透光,德化窑具备了透影性,甚至比景德镇的更透一些,而且胎质可以做到极为细致,德化窑瓷塑雕工有力,可以说是德化窑是一个被低估的窑口,未来收藏前景不可限量。
翟健民老师,出生于1961年,是香港永宝斋斋主。著名瓷器鉴赏家,古董经纪人,主持中央电视台鉴宝节目。翟老师自小15岁就踏入古董收藏行业,是一位资深专家、非常有实战经验的鉴赏家。一直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信任与好评,海内外享有著名的鉴定专家声誉。我一直聆听翟老师的教诲,让我们一起请翟老师对德化窑白瓷的鉴定进行指导:
“ 德化窑南北方叫法都不一样,南方叫福窑,国外叫Blanc De chine 这个名字来自十七世纪早期的法国人给德化窑的那么好的名字,寓意就是中国白,为什么十七世纪我们就有这种中国白美誉呢,在十七世纪、明末清初的时候欧洲人对于这个德化窑瓷器已经是非常的钟爱,他们觉得,我们这个白好像有玉的那种感觉,那么在欧洲,他们的所有瓷器,他们怎么去做都做不出我们德化窑瓷器的那种白中很润的这种牙黄色的牙黄白,我们在灯光下带通透感的好像和田玉的那种白玉的质地感,所以在国际上是非常非常崇高的地位,在我们国内,德化窑也越来越被大家珍爱了,德化窑就是福窑,福窑就是在国际上的名字Blanc De Chine.”
“ 牙黄色本身就是德化窑最美的颜色,那么它大概是十六世纪晚期到十七世纪早期这种牙黄颜色,到了清中晚期它的这种颜色变成了那种白中泛青的釉色,明显的可以看得出来,一种是纯牙黄颜色,一种是白中泛青,但是它们的胎还是老样子,那种湿湿的感觉,希望大家都能记住。”
“ 德化窑胎釉是全国唯一的一种胎和釉,釉可以说,特别的莹润,胎特别的通透,我学徒的时候,我师傅经常说德化窑瓷器的胎是很湿的,这个湿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的胎有一种胎中发光的感觉,闪光的感觉在里面,那么这个胎在其他瓷器上没有这种现象,其他瓷器的胎都是很干的现象,真的德化窑瓷器99%都是胎比较湿的,请大家记住这一点。”
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阿联酋迪拜,让我的心更静静下来,端详着一件件收藏品,让我思绪万千:
中国渊源博大的艺术品,犹如历史长河中一个个明亮的坐标,汇聚成一幅精美而不可重复的画卷,将艺术文化的璀璨与华美展露无疑。它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与汗水,诠释着当代人的痴迷与疯狂,它是中华民族物化了了的千年不改的精神追求。站在艺术的角度,我们翘望历史,看到的唯有令人铭记的文明、传承文明的重任。古玉的温润淳良,厚德载物;古瓷的精纹美饰,清釉脆响;奇石的千姿百态,玩味无穷;古家具的凝重典雅,史韵款款;珠宝的千种风情,万类意蕴....接触艺术品,鉴赏艺术品,代表一种生活追求,一种艺术崇拜与一种传承历史与文明的高尚品质,它鲜活雅悦,历久弥香。
心若年轻,岁月不老;
你若不老,岁月静好。
与时俱进 .....
裘永泰与您分享和共勉。
上海市收藏协会会员
海外Symbolqiu 收藏阁
裘永泰 2020年5月23日零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