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打开微信扫一扫
搜索
首页
Portal
新帖
杂志
联系我们
分享
Share
论坛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版主申请
网站
公告
活动
金卡
回馈
信息
迪拜
国内外
房交易
展会
生活
旅游
购物
招聘
房产
二手
汽车
教育
贴图
便民
视频
交友
文学
摄影
茶语
美食
问知
发广告
用户名:
忘记密码?
密 码:
下次自动登录
QQ帐号登录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注册
迪中传媒
»
家园
›
迪拜社区
›
文学专区
›
美学心得(第二百零八集) 罗国正
查看:
7155
|
回复:
0
[原创文学]
美学心得(第二百零八集) 罗国正
[复制链接]
qaz000
UID : 387817
qaz000
当前离线
积分
53
初来迪拜
UID
387817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16-7-14
最后登录
2020-3-26
在线时间
3 小时
8
帖子
34
金钱
0
威望
初来迪拜
初来迪拜,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初来迪拜, 积分 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 积分
金钱
34
发消息
发表于 2020-3-26 14: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美学心得(第二百零八集)
罗国正
(2020年3月)
2903、明朝文学批评家叶昼,今江苏无锡人,他认为现实生活是创作、审美的基础,他的观点为金圣叹的小说人物观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说:“世上先有《水浒传》一部,然后施耐庵、罗贯中借笔墨拈出,若夫姓某名某不过劈空捏造,以实其事耳。”他又说:“形容刻划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同而不同处有辨”。他认为“趣”是主要的审美标准时说:“《水浒传》文字当以此回为第一。试看种种摩写处,那一事不趣,那一言不趣?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他主张以逼真、肖物、传神等作为审美标准。
叶昼对小说的态度和重视的程度,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在中国文学史、艺术史、美学史上是代表着先进的观念。因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里,长期以来是只重视诗歌、散文,而戏剧、曲艺、小说被主流力量视为低级的东西,不入绝大多数士大夫、读书人的法眼。到后来,西方文化涌入中国,西方人非常重视小说、戏剧,古希腊一早就重视戏剧,中国文化、艺术界也渐渐地重视起来,大家充分地认识到小说在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叶昼这些观点,使我想起少年时候的故事,我家对小说的态度分成三派:一派是我父亲反对看小说的,理由是:看一本大部头的小说,有几十万字,不如看一篇论文的收获多,一篇论文很多大概是几百字到一万多字。我问父亲,您最崇拜什么人?他说,他最佩服哲学家。当时我觉得很有道理,就读了大量的论文,如,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马克思、恩格斯等等的论文、著作。觉得收获真大。其中有些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广州曾兴起过民间在青少年中进行辩论,各个区认为哪个青年理论水平高,就私下约在一个地方进行辩论,两个人在辩,其他青少年朋友在听,有的参辩人是专攻鲁迅书籍的,有的专攻马列的、有的崇拜小说家巴金的、有的崇拜哲学家休谟的等等。我当时年纪最小,参加了十多场这样的辩论,各处来的“高人”都败在我手下。记得有一次,他们到我家辩论,我的大哥也在场,大哥比我大十五岁,见到这些小朋友在辩论,他不参与,从傍只是听,见到弟弟以绝对优势节节胜利,他也露出欣喜的微笑。父亲的教导,和这些经历,在以后实际中的收获,对我长期以来喜爱哲学、美学及相关理论的影响很大。第二派,大哥反对我学哲学,认为哲学没有用。主张我学文学,看小说、诗词,劝我将学哲学的时间用来练毛笔字和学英语。当然,我还是继续学哲学,如今我认为这是绝对没错的。但我这时也开始抽了更多的时间看小说、剧本,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我记得当时广州晚上经常没有电,《西游记》是在点煤油灯、或腊烛中看完的)、《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狼》、《猩红文》、《莎士比亚剧本》等等,还看了四卷的《中国文学史》、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等。我从小学到初一上学期,我的作文成绩平平,自从假期看了小说《三国演义》,从初一下学期开始,一直到中学毕业,我的语文成绩都是在同学中数一数二,特别是后来读了《中国文学史》(四卷本)之后,写作水平就更进一步,语文成绩,在全级中都是数一数二的。第三派,就是我二哥,他比我大九岁,爱写日记。他反对我学数学和踢足球。他主张我多学语文,将来你用得上的是语文,数学基本上对你没什么用,踢足球对你将来也没什么用。二哥打乒乓球和游泳很优秀,听讲在小学的时候国家乒乓球队已看中他,我父亲是非常重视文科方面的人,认为体育只是附属,所以,二哥没有当上运动员。我记得二哥对文学是非常认真研读的,当时他常看《萌芽》之类的文学杂志,每一段他都作一个归纳。他曾认识部队的一个团长,借了一本翻译成白话文的《孙子兵法》给他看(那时《孙子兵法》在书店没有得卖,是内部读物),他把它抄了下来(那时整个社会流行各种手抄本),并给我看,我不但看,我也抄了一本,因为不但内容精彩,而且觉得二哥的钢笔字写得很好,顺便临摹他的钢笔字(二哥在中学时,书法比赛全级第一名),我也偷看他写的日记,记得他的日记本头一页,他写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自从偷看了他的日记后,觉得很有意思,我也开始天天写日记。这样,我的书法和文字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但听了二哥的话之后,踢足球就少了,数学的分数也下降。之前我做的数学作业,多数是一百分,记得有一次我女儿在收拾我的书架时,发现我中学时的两本数学作业簿,全部都是100分(当时是百分制),就问我:“爸爸,全是100分,是您自己写上去的?”她的意思是不可能这样优秀。我答:“是老师批改的。”接着我教育她说:“其实,不等于95分以上的同学不会做这些数学题,而我连续两本作业每次的作业都能获得100分,这反映出我肯定会做这些作业的同时,我从小为人做事都较为谨慎,因为稍不谨慎,写错一个符号也要减分。”
我家虽然在读书方面的观点存在三派,但总的基调是统一的,就是都主将努力读书学习。对于小说的名著,他们都一致主张读,这点没有任何异议。其实,只要一个人存远大文化理想去读书、学习,要看完名著的小说(因为还有其它很多的学习事项)已不容易,哪里还有时间看些杂七杂八的小说呢?他们比较高度一致的是须练好书法、读唐诗宋词、读《古文观止》、读报、看新闻等,还有大家都强调锻炼身体,如,我父亲爱打排球,大哥爱玩双杠、单杠、举重,二哥爱打乒乓球、游泳,我从小爱踢足球、练拳、跑步、双杠、单杠、练气功,还有,我将练书法一直视作是锻炼身心的重要方面。我家每天吃饭时,经常像文化研讨会,海阔天空,涉及文化各个领域,我属小朋友,很难插得上嘴,母亲读书很少,也是听众。他们长年累月,谈论各种各样与文化、新闻的话题,我耳濡目染,真是日子见功,使我后来读到很多书,包括练书法到了一定程度时,很多东西都似曾相识,在短时间内就掌握了。现在回想起来,父亲和两位哥哥的知识面很广,他们都下了苦功才能对很多问题有较精准的分析和判断。有时,他们的朋友、同学和我们的亲属、亲戚到我家聚会,大部分的内容,都是与文化方面有关。这样,我从小就有了大量的文化信息、知识,这对我以后的成长,无疑大有帮助。
我从童年、少年在家庭的文化熏陶中,对我以后审美的观念、标准的形成、发展影响很大,早年在心灵上种下的精神种籽,形成的精神基因会使人生预设了成长的方向,明确了目标,形成了与目标相接的轨迹,并沿途吸收相关的养份,使自己强壮,让心中的梦想越来越接近。但如果家庭有不良信息、习惯影响着小孩,负面的作用也是非常之大。所以,一 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要筛选所有外界给予的信息,增加正能量,去掉负能量,使自己健康、顺利地成长,力争形成比较完美的人格。
回归到小说的话题,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小说的一些看法。我除了看论文、论著多点外,从小至今,都陆陆续续看了一些小说。由于父兄们反复告诫,看小说一定要看名著!他们还说,如果不这样,会把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学坏,加上大量的文字表达、社会交流等的引用,都是来自名篇,若没有读过,你都不知何解。事实上,中国的名著,世界各国的名著非常之多,非常用功去阅读,也很难搞得过来。所以,我读的小说,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是名著。我小时候读小说都是被小说的情节和优美的语言所吸引,读小说感到比读哲学著作、论文轻松得多。但当时总觉得很多内容与现实不相似,很多地方写得太假,因年纪还轻,不太明白象征意义、意旨、艺术夸张等等,所以爱选择一些历史性较强的小说、文学作品看,如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三国演义》等看,或词句特别优秀的《红楼梦》、《莎士比亚剧本》等看。其实,看小说,如果不求甚解,表面上是容易,但真的要明明白白地深刻理解是非常之难的。如果一个人对小说的历史背景,当时所使用的物品没有了解,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生活体验,对每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动作的反应不明了等等,根本就很难清楚作者为了表达什么意思。所以,不少的小说,在我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之后重看,每次再读时,所得的收获都不同,同样是那本书,通过再读,就非常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审美境界已提升。在创业其间,虽然读书的时间少了,也挑选了一些利于自己分清人和事,提高自己警醒能力的小说来看。后来,我对美学研究有了浓厚的兴趣后,读文艺作品(包括小说),就专拣与美学有关的来读了,享受着艺术的美感。
但愿我以上的一些经历,对读者有参考价值,并能从人生美学的角度提供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回复
举报
版权所有迪中传媒集团(DCME Group)
迪拜中华网(www.dubaichina.com)
浙ICP备2021006256号
免责声明: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咨询
生活
购物
交友
旅游
生活
新手指南